“葡萄酒恢复出口中国后,该轮到我们了”

Connor 欧意交易所 2024-10-24 16 0

本报驻澳大利亚特约记者 达 乔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在澳大利亚生活了十多年。在这个国家,一道待客的大菜就是鲜美的澳大利亚岩龙虾(简称“澳龙”)。无论是清蒸、烧烤,还是搭配意大利面,澳龙都因其饱满的肉质和鲜甜的味道让食客回味无穷。记者近日在澳龙的主产区西澳大利亚州(西澳州)走访时了解到,捕捞澳龙的渔民都为一个好消息感到欢欣鼓舞,那就是澳总理阿尔巴尼斯日前透露,中国已同意解除对澳龙进口的限制。10日在被问及这一消息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并未正面回应,但表示中方愿意同澳大利亚方面一道,继续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彼此关切的问题,使中澳关系更加成熟稳定,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葡萄酒恢复出口中国后,该轮到我们了”

澳大利亚渔民手持龙虾拍照。 (视觉中国)

据《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报道,该国大约有3000人从事与澳龙相关的工作。澳外长黄英贤发表的声明显示,上述3000人中的2/3生活在西澳州。日前,记者在澳龙主要捕捞地之一西澳州弗里曼特尔港,登上渔民吉米的捕捞船。

吉米同时持有澳龙的商业捕捞和休闲捕捞许可证。“说实话,休闲旅游式的捕捞活动真不是我的本行,我家好几代都是专门捕捞龙虾和螃蟹的渔民。”这位渔民在与记者闲聊时透露出他对恢复商业捕捞作业的憧憬。吉米介绍说,澳龙寿命超过20年,成熟期长达6至7年。相比美洲螯龙虾,澳龙因为没有两个巨大的前鳌,使得其实际可食用的肉量更多。最大的澳龙重量可达5公斤以上。不过,根据捕捞规则,渔民通常会把3公斤以上的澳龙放归大海。

西澳州的龙虾业是国际公认的管理最好、最可持续的渔业之一。商业澳龙捕捞船有200多艘,另外还有几万名持休闲捕捞证的捞虾爱好者。捕捞澳龙须遵循配额管理。通常商业渔民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按照被许可的捕捞量作业。休闲捕捞者也须遵守一些关于捕捞时间以及方式的规定。

根据澳政府的统计,2019年,澳大利亚出口至中国的澳龙价值约为7亿澳元(约合33.3亿元人民币),占该国龙虾总出口量的98%。不少澳大利亚龙虾捕捞者表示,从2020年开始,生意越来越难做。当时,澳大利亚莫里森政府对华政策一路走偏,将中澳关系拖入低谷。中国政府采取的进口限制措施叠加新冠疫情,让澳龙捕捞的生意陷入困境,其价格也一降再降。

澳大利亚龙虾捕捞合作社代表数百个渔民家庭,其业务遍布西澳州、南澳州和维多利亚州上千公里的海岸线,负责70%的澳龙出口。在过去几年,澳龙虾捕捞合作社与该国政府鼓励渔民开拓新的市场,努力增加对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市场的销量,同时借助西澳州靠近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尝试开发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等新市场。然而,这些尝试虽有效果,但仍无法填补失去中国市场造成的空缺。

展开全文

“我和家人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作为渔民,我们无力干预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外交关系,但我们还是要把大家要工作、要生活的诉求通过合作社告知(澳)政府。”吉米表示,他和许多渔民一样,此前只专注于捕捞技术和销售量这些细节,但过去几年的变化让他们开始关注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关系,“那可是我们最大的客户”。这位渔民表示,自己的学历不高,相当于中专毕业,看不懂复杂的国际局势,但感到一些澳媒对中国的报道并不公允。

在澳龙捕捞生意萎靡时,为谋生计,吉米针对疫情时居民难以长途旅行的特点,推出了面向当地民众的包船捕捞龙虾旅游项目。与此同时,他与西澳州首府珀斯当地的餐馆和海鲜市场联系,以较低的价格出售龙虾,“只要能付得起燃料、鱼饵和人工,我们还是会坚持”。

菲尔虽然是西澳州一名渔业小企业主,但他的工作与自己的几名雇员没有太大区别,都要一起出海、一起下笼、一起修船。和许多渔民一样,菲尔很高兴看到阿尔巴尼斯政府上台后,改变了澳前政府“主动跟中国找茬”的做法,通过恢复贸易合作来修复两国关系,“当我们看到澳大利亚葡萄酒可以重新进入中国市场的消息时,我请员工和其他渔民朋友一起吃了顿大餐。我告诉他们,接下来该轮到我们了吧”。

菲尔称,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他和身边的渔民逐渐看到了希望,“就像是隧道尽头的光”。在阿尔巴尼斯表示“中国将在今年年底前解除对澳大利亚岩龙虾的禁令”后,澳渔业界以及官员都对此表示欢迎。

澳大利亚龙虾出口商五星海鲜公司的经理瑞恩对当地媒体说,对“中国恢复活澳龙贸易”已经等了很长时间。西澳州州长库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该州出产的澳龙是世界上最好的,他对有希望重新向中国出口澳龙的消息表示欢迎。澳中工商业委员会主席沈文(英文名:戴维·奥尔森)表示,这不仅是关于龙虾的事情,还标志着澳中贸易关系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并为今后更广泛的经济合作奠定了基础。此外,澳海鲜产业协会上周发布声明称,感谢澳中两国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所做的坚定努力,“这对澳大利亚海鲜行业勤劳的渔民、澳海岸地区以及中国消费者来说,都是一次重大胜利”。

在这几年做休闲捕捞的过程中,吉米接待了很多当地华人客户和来澳旅游的中国游客。“中国人热情又慷慨。有的客户会给我和家人带中国特色的礼物,让我感到不仅是在做生意,同时也是在交朋友。”吉米对记者说,他现在的计划就是在忙完捕捞季后,找时间去中国看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