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虚拟货币非法交易猖獗,千万别做这件事
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 董晗萱)“闪转腾挪”的虚拟货币,如何成为非法买卖外汇的作案工具?4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日前北京警方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联合破获了涉虚拟货币的连环案件,涉案金额超过2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案件不仅犯罪手段隐蔽多样,还是“连环案”,从暗网交易到非法买卖外汇,错综复杂。
在披露的案情中,犯罪分子利用“暗网”和虚拟货币传递信息并进行虚拟货币交易,特别是非法售卖我国公民的各类隐私信息。地下钱庄犯罪团伙使用境内人民币资金,向境内的炒币人员和币商收购虚拟货币,然后再通过境外的不同虚拟货币平台,将虚拟货币出售给境外卖家来获取外汇。
看似“正常”的买卖交易流转过程,背后却是一条洗钱、非法买卖外汇的灰色链路。需要明确的是,在我国,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以虚拟货币为跨境交易媒介,实现外汇与人民币的非法兑换行为,均属于非法买卖外汇行为。
涉虚拟货币的各类犯罪在近几年呈现出高发态势,日趋猖獗,主要原因就是虚拟货币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匿名性。在业内人士看来,如今地下钱庄已经开始探索平台化和P2P化的换汇路径,同时使用虚拟货币的兑换实现外汇转换,对于这类平台的出现,既是各国外汇监管政策下的必然灰色地带,也是新生事物。
例如,地下钱庄收到客户的外汇后,不需要使用自己的人民币储备支付,也不需要“急匆匆”寻找需要外汇的交易客户进行转换,直接将外汇换成虚拟币,再将虚拟币换成自己想要的任意国家货币。“只要虚拟货币市场足够繁荣,换汇、洗钱等犯罪手段的便利性就会提升,也加强了办案机关的侦查难度。”一业内人士坦言。
也正因如此,我国对外汇交易、虚拟货币交易有着严格限制。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表示,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买卖虚拟货币存在刑事、民事上的巨大风险。大规模买卖虚拟货币,将境内资产转移,涉嫌与洗钱相关的犯罪,可能面临刑事追诉。在民事上,我国参与虚拟货币交易不受到法律保护,相关交易风险完全由用户承担。
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需警惕哪些风险?如何避免自己卷入此类非法活动之中?北京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办案人员提示,境外的地下钱庄和洗钱团伙常以买卖外汇在部分国家合法作为幌子,来淡化这种法律责任,诱导我国民众在国内开立银行账户和虚拟币账户,帮助其实现地下钱庄的资金转移交易,这种行为在我国是违法犯罪行为,涉嫌刑法的非法经营罪或者洗钱犯罪,要承担法律责任。
“广大人民群众在办理外汇业务时,一定要通过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要远离地下钱庄等非法渠道,以免遭受资金财产损失,也避免因违反外汇管理相关法规而受到处罚。”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长姚力如是说道。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亚进一步补充到,任何法人、非法人组织和自然人投资虚拟货币及相关衍生品,违背公序良俗的,相关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由此引发的损失由其自行承担;涉嫌破坏金融秩序、危害金融安全的,由相关部门依法查处。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存在行为无效、交易冻卡、帮信犯罪等法律风险。建议个人保持审慎态度参与虚拟货币投资,同时做到不出售、出借银行卡、身份证等个人证照给他人使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评论